第四百六十四章 战鹰-1设计定型(1 / 2)

任谁都能看的出来,红风工业的股价大涨,纯粹是赵奕个人的明星效应,只是多数人都没有想到,赵奕个人的明星效应,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,让红风工业的股价一跃上涨七成还要多。

红风工业的上市公司部分,在国内股市中并不显眼,只有两百多亿的市值,随便一翻就能能轻松找到很多。

但是,那是相对整个市场而言,无论怎么样也是两百多亿,上涨七成就等于净流入超过一百四十亿,一个月净流入一百多亿,放在国内证券市场的龙头股上也很可观了。

所以有的‘证券专家’就纷纷表示说,“赵奕用一亿撬动了两百亿。”

这不是夸大其词。

因为在交易的中途还有很多卖家,甚至有一些小机构买了红风工业股份后,几天发现上涨了十几个点、二十几个点,也就打住赶紧找机会卖掉了,说两百多亿并不算多。

在一个月过去以后,市场的反应也平淡了许多,好多证券专家也站出来,继续表示,“投资要严谨、理智,应该做价值投资,而不是跟风。红风工业的股价相对于盈利处在绝对高位。”

这是事实。

只要仔细一研究就能发现,红风工业的股价虚高很多,他们过去几年的利润率,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。

去年红风工业的总营收为180亿左右,分配给股东的净利润只有3亿元。

这还是净利润增长后的数值。

红风工业能实现净利润增长,是因为向另一家大型国有船舶企业,出售了所属分公司19%的股权,带来了十一亿的直接收益,而追溯到前年、大前年,红风工业一直都是持续亏损的,一家持续亏损的重工企业,投资价值就可想而知了。

当市场逐渐变得平稳以后,好多证券分析专家都表示,“红风工业的股价处在绝对高位,接下来会迎来一波持续下跌,有赚到钱的投资者,都可以找机会抛售了。”

但是,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,大概是多数人都在观望,持股的大机构也没有动作,红风工业的股价还是被支撑起来了。

红风工业的股价问题,闹哄哄过了一个多月,赵奕也频繁的收到采访预约,大部分都被直接推掉了,现在舆论稍稍有了平息,他知道应该站出来说几句,表达了一下自己的立场,也说明一下‘不是自己在炒作’,否则国家的院士背负炒作股价的嫌疑,形象上也有点不太好。

“我是不建议跟风做投资的。”

赵奕接受了电视台记者的专访,“看舆论都说明星效应,首先,我不是明星,其次,我只是个人购买了红风工业的股票,红风工业把消息披露出来,也没有提起我的名字。”

“我并不希望看到自己影响到市场上投资者的决策,包括机构也好,普通投资者也好。说实话,我不懂股市。”

“不懂,从来没研究过!”赵奕说的非常认真,他是真的不懂股票投资。

“看一些不太好的舆论说,我在这一波投资上赚到了钱,我投资了一亿,一个月赚了几千万。但是我并没有出售,短期内也没有出售的打算。”

“在我看来,某一支股票,一段时间内上涨几十个点,有几个涨停,也算是正常范围吧?红风工业的市值增加一百多亿,但和我并没有关系,我拥有的还是那么多股份,只要不卖,就赚不到钱。”

“好多证券专家说还是要价值投资,我也同意他们的看法。区别是……”

“我认为红风工业有投资价值,所以我才做投资,就是这么简单。他们认为没有价值,我认为有价值,区别是在这里。至于分析的什么利润率等等,我不太懂,但我想,我想,投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,我认为未来有价值,并不代表现在。”

“我想在这里提醒一下各位投资者,投资一定要冷静、谨慎,要有自己的判断,不要人云亦云……”

赵奕接受采访说了很多,大多就是表达自己的态度,中途也注意提醒投资者,投资需要更冷静一些,跟风做投资是不理智的。

这就足够了。

他能说的就是这些。

如果再继续说一些引导投资的话,也许会被证券管理部门认为是‘违规的’,可能会面临市场禁入等问题。

所以公众人物在投资上,口风还是要严谨一些,不能说的就不要说。

赵奕接受过采访就不再理会舆论了,而是专心投入到飞机设计研发中,年后过去了两个月,战鹰-1设计也有了巨大进展。

年前的催促还是有效果的。

战鹰-1设计相关的研发机构,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了,年后两个月该派来的技术人员到来了,他们来这边和战鹰特研小组对接数据,详细的说明设备相关需求。

动力工程实验室也变得热闹许多,好多专业人员来来往往的,让机械实验楼像是变成了忙碌的公司一样。

战鹰特研小组,实际上就只有三个人,赵奕、雷勇和鲍恩红。

雷勇和鲍恩红变得非常忙了,他们承担了和相关机构技术人员做数据对接的公司,全方位的了解各种设备需求,以及安装对飞机设计的影响。

之后他们会把详细的报告提交给赵奕,赵奕则是阅读这些报告,来确定怎么对飞机整体的设计进行细化和修正。

飞机设计的细化和修正工作,对赵奕来说是非常简单的,一般只要研究一番,结果就直接出来了,他也发现有专业人员,提前做交接工作的好处,工作内容到他这里,就会变成直接的‘设计题’,而不是再去讨论附带要求之类的。

有些时候甚至连学习币都不用消耗,只是简单的修正设计,一下子结果就出来了。

赵奕的工作重点在于调控外形、部件的电子控制系统。

战鹰-1的设计关键点,就在于外形和部件增添了很多自动控制的部分,其中的重点在于机翼和尾翼,说机翼和尾翼有些笼统,机翼和尾翼的组成部分,有很多都是单独运转的。

比如,后缘襟翼。

后缘襟翼是根据需要向下偏转的翼面,主要用于在飞行的时候增大升力。

战鹰-1的设计是在高度平稳的时候,让后缘襟翼自动改变方向,和机身方向整体平行,来减小飞行时的阻力。

相对应的前缘襟翼也类似。

副翼是飞机的主要操作舵面之一,通过两边副翼的差动,可以使飞机产生滚转效果,但平常的时候是没有用处的,不使用的时候,也可以收缩回去。

其他像是垂尾、方向舵、背鳍,也包括下放的起落架、内置弹仓等部件,都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自动调节,让飞机时刻处在应对飞机情况以及飞行需求的‘最佳状态’。

这就需要很强大的电子控制系统进行协调了。

事实上。

战斗机自动整体调节的电子控制系统,放在国际上都是非常高端的,高端到连m国最先进的战斗机,也只有简单的调节功能,有的调节还需要飞行员手动操作。

整体的自动调节就显得非常智能化了。

这个技术的主要难度就在于,必须要让飞行员的操作意图,被飞机主控制系统清晰的捕捉,就牵扯到座舱操作间,手动控制部件相关操作的传感能力,以及精细的传感控制能力。

传感器不是问题,关键还在于控制系统的内部分析。

赵奕很快就完成了主控制系统的框架,后来就发现最重要的还是分析算法,怎么样根据传感器得到的数据,‘计算出’飞行员最有可能的意图,才是主控制系统的关键。

当然还有个更简单的方法,就是给飞机固定设计几个模式,让飞机直接做相应模式的转变,但直接性模式的改变,会让飞机状态调整过程中过于僵化,也和外形设计中各个部件,根据风力、风向自动调节的功能产生冲突。